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常识 >

中国的洛克菲勒:无锡荣氏豪门家族的百年沉浮

发布时间:2024-01-18 21:16 作者:[db:作者] 点击: 【 字体:

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富

故事从荣家祖辈开始

继承家业

荣家的新生代

有一种中国人的光芒,叫“荣氏之光”

全文共9685字 | 阅读需19分钟

似乎每一个江南古镇都似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一般,存在着几个名门望户,历史悠久的无锡当然也不例外。无锡GDP位列江苏省前茅,蓬勃发展的工商业当然离不开近代几位伟大的实业先驱,而他们的后人继承了他们的精神并不断发扬,渐渐形成了无锡工商“名门家族”的气候。
尤其以“荣家”为首的,“荣、唐、薛、杨”四大家族便深深植根于无锡。仿佛无锡提供了骨肉,而往日的工商豪门望族是流淌在无锡的血液,无声无息又无处不在。


荣氏三代人(从左到右:荣宗敬、荣德生、荣毅仁、荣智健)

在上海的静安区长乐路上,有一处名人旧居——长乐路1242号荣德生旧居,可能很多人对荣德生的认识都源自于中学历史课本上提到的“面粉大王”、著名的民族资本家。

没错,荣德生及其身后的荣氏家族,是中国企业史上为数不多的百年家族之一,没有哪个家族能够像荣家这般光彩夺目。

荣德生在上海的旧居荣氏家族的老家在无锡荣巷,位于无锡市西郊。其祖先种稻植桑,以忠厚传家,于明代正统初年从金陵迁来,形成上荣、中荣、下荣三个自然村,直到民国初年才正式建镇。
现在的荣巷已经建成了历史文化古镇街区,但仍保留了一条约400米长的老街,沿街还有150多组青砖黛瓦的老房子,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就出生在这里。荣德生在无锡的旧居百年来,“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红色资本家”“中国的洛克菲勒”,这样的王牌称号一直围绕着荣氏家族,他们在商场上纵横驰骋、独领风骚。
毛主席说:“这个家族,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嘿嘿,大家都知道,苏州出江南才子,而无锡则产名门望族。今天苏杭爷来聊一聊无锡的荣氏家族。

.........................................................

中国资本家的首富

.........................................................




2000年的互联网热潮中,时任方正控股总裁的张旋龙找到荣智鑫,想借荣文科技的壳把方正的国内互联网业务打包上市,同时拉来的还包括雅虎、新意网等策略股东。荣智鑫即同意让出壳资源,随后,荣智鑫旗下私人公司买回上市公司中的原有业务,荣文科技更名为“方正数码”。但方正数码向互联网的转型一直未能成功,如今则被注入了方正旗下的IT分销业务。荣智鑫则一直担任方正数码的非执行董事兼荣誉主席至今。

荣智宽,荣智健的堂兄,在巴西出生长大。现任巴西环球公司总裁,在巴西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曾经随同巴西总统和外交部长多次出访中国。对中国的政策和国情比较了解。
荣智美,荣智健的堂妹,德国尤尼可公司经理,具有“女强人”的称谓。1979年,她在德国奔驰汽车制造厂特意订制了一辆面包车,车子的两边印有蓝色的中英文名字。她以此作为礼物,赠送给四叔荣毅仁,祝贺中信公司成立。荣智美1954年移居德国。
荣智权,荣宗敬的幼子,现任香港南洋纱厂总经理,香港纺织联合会主席,也是香港基本法起草咨询委员会委员。
荣智权和夫人
荣智惠,荣智健的堂妹,定居美国,从事纺织贸易。
“智”字辈大部分都步入晚年,荣智健也已经77岁了,就像荣德生当初把荣氏家业托付给荣毅仁一样,荣家第三代传人也将面临着确立接班人的问题。

荣家的新生代

如今,真正能算得上荣氏家业第四代继承人的就只有荣智健的后代了,分别是荣明杰,荣明方和荣名棣。在中信泰富的管理层名单上,荣智健的长子荣明杰和惟一的女儿荣明方都名列其中,从中不难看出荣智健对2个子女的有意栽培。
被父亲视为掌上明珠的荣明方1972年出生于北京,1995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是中信泰富集团财务部的董事、中信泰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主席,同时兼任香港东区海底隧道公司董事。
荣明方
荣明杰,荣智健的长子。荣智健在文化大革命时,与太太任顺弥一起被下放到荒芜的四川凉山劳动改造,荣明杰就在这个苦难年头出生。他在北京长大,由祖父荣毅仁悉心教育,上大学时才离开北京。
大学毕业后,进入中信泰富公司,2000年开始担任中信泰富董事,他还担任上海中信泰富广场有限公司和上海老西门新苑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以及中信泰富(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的董事,被视为荣氏产业的主要继承人。2005年4月,他在故乡江苏,被增补为九届省政协委员,并于2008年成功连(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是谁的名言?朱光潜,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是朱光潜的名言。朱光潜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用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任。
荣明杰

荣明杰与父亲荣智健及妹妹荣明方相比,为人行事都远为低调。他在中信泰富巨亏黑洞曝光前,一直都躲在众多光环的后面。荣明杰至今未婚,与父亲住在浅水湾道75号豪华大屋。
荣明棣,是荣智健的小儿子,生于1983年,关于他的消息并不多,坊间盛传荣明棣和霍英东长房唯一的孙女霍思纬恋爱。
荣明棣在江南大学

荣智鑫之子荣文渊和荣明杰一样,有着与生俱来的商业天赋和野心,他不仅是方正数码的执行董事,还控制着荣智鑫创立的浩荣、荣文等多个公司。荣智鑫的女儿荣文蔚则是香港社交界的名媛,活跃于大小舞场派对。

荣氏第四代的其他成员则生活在公众的视野之外,媒体鲜有报道。看来,荣明杰和荣文渊都有望成为将来荣氏家族第四代的两颗新星,再塑荣家百年基业的辉煌。

百亿身家的荣文蔚
如今,荣氏家族已经有第五代了,除少数仍继续留在大陆,大都旅居海外,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德国和港澳等地。

中国百年“荣氏之光”

作为百年间中国最负盛名的企业家族及当代掌门人荣毅仁,荣家的人生际遇耐人寻味,它投射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巨大身影值得凝视。


京城大厦是中信集团的总部,青铜坐像就是中信创始人、被称为“红色资本家”的荣毅仁。从上世纪30年代上海滩的企业家,到50年代上海市副市长,从80年代蜚声商界的“荣老板”,到90年代末闻名世界的中国国家副主席,荣毅仁跌宕起伏的一生是一部传奇,也浓缩了中国企业家阶层的百年历程。

回首过去100年,中国出现了三次经济高速成长期:第一次就是1912年-1927年之间,工业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5%,位于世界领先地位。另外两次分别是1953年-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和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时期。


纺织厂

荣毅仁就成长在中国企业家的第一个生意上的“黄金时代”。遗憾的是,这个时代太短暂。在荣毅仁读小学期间,国民党结束了袁世凯死后长达十余年的军阀混战,看似给厌倦混乱的国人带来了希望。

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伴随国民党政权而来的是新名词“统制经济”。它强调国家力量对经济的干预,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和重工业,企业家们的生存空间遭到挤压。

那些年,在强大的政治权力面前,中国企业家似乎无法成为独立的社会阶层。为寻求保护,相当一批企业家不得不与权力周旋。不过,荣家也与上层政治人物尽力保持良好关系。就在这样的政治夹缝里,荣家的产业艰难而顽强地生存发展。

到1932年,荣家旗下企业总数达21家,赫然成为当时国内规模第一的民营实业集团。荣毅仁的伯父荣宗敬曾得意地对友人说:“当今中国人,有一半是穿我的、吃我的。”

作为当时中国的首富之子,荣毅仁很早就到家族企业里历练。抗战时期,社会需求激增,荣家企业获利丰厚,棉纱和粉磨生产能力在全国首屈一指。无奈好景总难久,中国很快就陷入三年内战。国民党统治区社会秩序趋于崩溃,企业家们备受打击。

1946年荣德生曾遭绑架,震惊上海滩,也让企业家们心寒。随着国民党步步败退,企业家们面临历史选择,惶惶不可终日:国民党固然不堪,但是***会容得下他们这些富人吗?

1957年曾被陈毅副总理誉为“红色资本家”

许多企业家将设备资金转移海外,偌大的荣氏家族里,许多人也携带资产远走异国他乡,包括荣毅仁的兄弟姐妹。唯有荣毅仁和他74岁的老父亲留了下来,静观天下巨变。

1954年9月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正式确定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毛泽东发文明确提出,要让资本主义“绝种”。可是,有谁愿意将自己苦心经营的企业拱手让出呢?毛泽东亲自在中南海两次约见荣毅仁等代表人物,指点迷津。


荣毅仁陪同毛泽东、陈毅视察上海申新九厂

这是毛泽东视察过的唯一家私营企业

当年上海滩工商界人士都认为,“荣小开”最灵,“拎得清”(上海话,一点就明的意思)。不久,身为最大私营企业集团老板的荣毅仁,代表上海工商界集体给毛泽东写信,表示要在六天内实现上海全行业公私合营。


1956年,上海工商联副主席荣毅仁(右四)同上海工商界人士

就上海市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进行座谈

1956年1月20日,上海召开公私合营大会,宣布全市10万多户私营工商业全部实行公私合营。荣毅仁在解放初期曾说,“我赞成***只举一只手,如果两只手都举起来,那是投降。”这时他说:“举一只手赞成***我是错了,现在要举起双手拥护***。”从此,“红色资本家”成为荣毅仁的专属称号,伴随他一生。

作为积极配合***政策的企业家,荣毅仁当上了上海市副市长。这是荣德生兄弟自创业经商以来,第一位荣家子弟担任政府公职。从企业家到政府官员,荣毅仁的人生出现了转折。

上海副市长荣毅仁

公私合营后十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已经失去企业的企业家们成为革命的对象,肉体被折磨,财产被查抄。荣毅仁,同样难以逃脱劫难。他被剃了阴阳头,右手食指被打断,家里的名贵字画、精致摆设等被抢走。虽然后来得到周恩来的保护,但荣毅仁的日子并不好过,他被指派给锅炉房运煤、洗刷厕所。

1976年“文革”终于结束了,但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度尽劫波的人们都在思考“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很明显,完全由国家控制经济的做法行不通了,应该探索新路。问题是,由谁来探路呢?

于是就有了“五老火锅宴”的著名故事。1979年1月17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宴请胡厥文、胡子昂、荣毅仁、周叔、古耕虞五位老工商业者,提出“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五老火锅宴”意味深长,它最大的意义在于,标志着中国***重新请回了企业家。


“五老”中63岁的荣毅仁最年轻,被寄予厚望。叶剑英说,“荣毅仁在国际上有知名度,家族中又有很多人在国外,利用他在国际上的影响,利用荣氏家族的优势,由他出面先吸引一部分人来投资,然后吸引更多的外资,荣毅仁的这作用别人替代不了,***员替代不了,由他出面比较好。”

呵呵,荣毅仁着洋装,读洋书、 洋文,浑身“洋派”,精通西方的企业制度和商业规则,因此颇得国际社会的认同。国际公司惧怕***,但是乐于和荣毅仁这样背景的人打交道。荣毅仁当然对此也很清楚,他曾对美国著名资本家哈默说,“你是资本家,见过列宁。我也曾是资本家,干社会主义。我们两个都是资本家,可以谈得拢。”

尽管如此,荣毅仁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的中信公司一手利用外资在国内发展实业,一手利用外资在海外投资,这些做法在当时被视为带有浓厚资本主义色彩,荣毅仁本人又是资本家出身,所以传言众多,不时有人写信告状。也常常被有关部门刁难。在一次写给高层的信中,荣毅仁请求,“请理解我在夹缝中走路的艰难!”

荣毅仁饱经政治风浪,为人谨言慎行。他与邓小平等元老交往密切,颇得信任。但是他审时度势,恪守本分。上世纪80年代,他曾力邀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到中信公司任职。但是双方谈话之后,这位经济学家认为荣老板“比***员还***员”,没有就职。

作为探路者,荣毅仁没有辜负重托。在上世纪80年代,中信公司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不到十年就成为世界知名公司,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的一个窗口。除了政府的“特殊政策”,荣毅仁本人也付出了巨大心血。他每天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路透社的信息显示系统的终端装置,饶有兴趣地观看荧光屏上不断闪烁变换的各种市场数据,紧盯着市场的信息变化,捕捉商机。

“几乎没有人能够预测到,一个***政府会走向市场。但现在中国政府带领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事实已经众所周知。”芝加哥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一直对中国经济转型充满好奇,在晚年的著作《变革中国》一书里,他提出这个疑问:“中国政府究竟做了什么,才能够引导这样一个几乎不可思议的转型?”

荣毅仁与美国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董事长签订合作协议。

这是中信公司成立后与外国银行签订的第一个合作协议。

荣毅仁的朋友、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曾感慨道,“荣毅仁是既了解东方,又了解西方的企业家。苏联人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就是他们找不到一个像荣毅仁这样的企业家。”

荣毅仁是一位富有经验的企业家,更是一位精明老到的政治家。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特殊历史时期,荣毅仁以自己的特殊身份,邀请国际知名的银行家、企业家来中国访问,发挥了一般人难以起到的民间外交特殊作用。

1993年3月,77岁的荣毅仁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人物。因为这个“红色资本家”被选为中国的国家副主席。这是中国1949年以来首次由一名资本家担任国家副主席。消息传出,世界震惊。外国人评论:“首次提升一位商人和百万富翁担任国家副主席职务。不仅仅具有象征意义,它还向国内外特别是向争取其投资的数百万华侨表明,中国领导人认真对待改革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决心。”

荣毅仁在江苏无锡农村麦田考察时,拿起麦粒放在嘴里摇咬一咬,了解麦子的成色。

如果说,荣毅仁是上世纪50年代中国对民族资产阶级“改造”政策的标志,那么在90年代,他则成为了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的风向标。正是在90年代,大批有志之士下海创业,中国产生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代企业家。这批被称为“九二派”的企业家和荣毅仁等第一代企业家一起,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早在1987年,荣毅仁就被评为世界50位最富魅力的企业家。这是中国企业家第一次入选世界知名企业家行列。有人曾提出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假如荣毅仁创办个人企业,是否有可能打造出一个世界级的公司呢?

1998年荣毅仁退休后,很少再出现在公众场合。他常常安坐家中,每天阅读文件、翻阅中外报章杂志,间或打开路透社传送信息显示系统的终端装置,浏览全球政治经济新闻。他眼看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开始腾飞,中国经济中民营企业三分天下有其二。企业家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已经在中国逐渐形成。

2005年,89岁的荣毅仁辞世。一个民国时代企业家的后人得知消息时说:“这是一个时代的句号。”确实,100年前,荣毅仁的父亲与伯父先后创办面粉厂和棉纱厂,开始书写一个家族企业的传奇。虽然这个家族企业的故事在1956年戛然而止,可是直到荣毅仁去世,这个家族的传奇才告一段落。

始于企业家,终于政治家,荣氏家族和大时代的复杂互动关系,从此成为后人谈论不休的话题。这是一段长达百年的曲折故事,是中国企业家命运起伏的最好见证。


不过,故事还没有结束,因为中国现代化转型还没有完成。可以想见,作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中国企业家或许会像荣毅仁一样,书写更多传奇。


看完这篇文章,我希望你能记得,有一种中国人的光芒,叫做“荣氏之光”。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