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常识 >

杨元宁推荐的神奇呼吸法,改善偏头痛的“妙药”

发布时间:2024-01-18 21:16 作者:[db:作者] 点击: 【 字体:

归心荐言

谐振,是脉动系统的一种有节律的震动状态,能让脉动系统以最省力的方式,保持在最稳定的状态。

杨定一博士说:「谐振式呼吸」是人人都学得会的。每分钟五次的「谐振式呼吸」是最方便、最易学、最能随时应用而不会打断日常生活步调的练习之一。它不需要避世离俗,也无需远离尘嚣。

杨博士的女儿杨元宁也亲身验证了呼吸对身心的惊人转化效果。有一次,她在参加一场情绪管理的瑜伽工作坊时,突然头疼欲裂,什么事情也做不了。于是她待在教室的一个角落,一呼一吸,经过两轮二十分钟的练习后,没想到,肩颈的紧张就消失了,而偏头痛竟然开始消退,这让她甚是惊讶。

「谐振式呼吸」的练习具有强大的疗愈功效,最关键的除了要足够的放松、缓慢,还有就是要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接下来,就请各位跟随音频的引导,一起来练习「谐振式」呼吸吧!

来源 | Pexels

01

这样练习「谐振式呼吸」

准备动作

你可以坐着或躺着,只要姿势舒服,有足够支撑即可。

闭上眼睛,合上嘴,用鼻子呼吸。

感觉气流在鼻腔、肺部进出,如果脑海浮现其它念头,只需任其飘过,再次回到一呼一吸的觉受即可。

呼吸要缓慢、柔和、舒适,不需刻意。

开始练习

闭上眼,以鼻子呼吸。

慢慢来,在心中慢慢计数:吸 ——2 —— 3 ——,呼 ——2 —— 3 ——,一呼一吸,重复三(瓜皮是什么意思?四川人说瓜皮可能有以下三种意义:一是此人是傻子,神经有问题;二是此人不聪明,反应比较迟钝;三是此人是其最喜爱的人,瓜皮是对他的爱称。)次。

慢慢来,在心中慢慢计数:吸 ——2 —— 3 —— 4 ——,呼 ——2 —— 3 —— 4——,一呼一吸,重复四次。

慢慢来,这次计数的速度再放慢一点,在心中慢慢计数:吸 ——2 —— 3 —— 4 ——5——,呼——2 —— 3 —— 4——5——,一呼一吸,重复五次。

如果每分钟五次太难,可以试试每分钟六次。一旦掌握了每分钟六次的诀窍,再放慢一点,到每分钟五次,就没那么难了。

这时,往昔累积的紧张仍然残留在体内,感觉身体哪里是紧绷的,或许在腹部、胸部、喉咙或颈部。每呼一口气,就放掉一点紧张。想象一下,让一呼一吸像微风,在树梢轻轻拂过。

杨定一博士谈“谐振式呼吸”

练习时长

练习谐振式呼吸,每次持续五分钟。如果练得很顺,可以延长为十分钟。

然而,如果你在挣扎,请停下来休息一会儿,放松后,再试一次。

要有耐性,给自己足够的时间调整呼吸,不要一直批判自己。

每天一或两次,躺着或坐在舒适的椅子上都行,以后再慢慢延长至二十分钟。

大多数人会立刻感受到好处,像是心静了些,喋喋不休的念头少了,身体也松了些。

练习久了,自然培养出一种镇静而不失警觉的心境。

来源 | Pexels

02

「谐振式呼吸」的用法

焦虑和睡眠障碍:压力一来,开始感到焦虑,就是运用谐振式呼吸的好时机。即使只练习短短五分钟,也能帮你停止烦躁而放松下来。不容易入睡的人,可以在上床睡觉时播放引导音频,关灯,在呼吸练习中自然入睡。

安度每天的琐碎忙碌:初期可以闭着眼练习谐振式呼吸,持续练习三个月后,试着睁开眼睛练习:一边忙家事,一边练习;或在搭车上下班时,或散步时,也可以练习。

面对繁重的工作:无论在电脑前工作、填表格、考试,都可以自然地进行谐振式呼吸。

来源 | Pexels

03

几种练习障碍的化解之道

学习新的事物,是会遇到困难的,以下是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以及化解之道。

屏住呼吸

你会在吸气吸到一半时,不自觉地屏住呼吸吗?这可能是因为压力和紧张的缘故。不用担心,继续练习,不要被屏息所困。原本积累的紧张逐渐被释放出来,你的吸气也会更流畅。不理它,它早晚会自行消失的。

气不足

大多数人都会发现,与吸气相较,吐气是比较容易延长的,尤其是练习初期。初学者吸气时往往太快,但练习久了之后,就会有所调整,知道怎么更轻、更慢地吸气。有些人老是想付出,拼命的给,但是不懂得接受。如果懂得放慢吸气的速度,也等于敞开自己,练习收下来自生命气息的礼物。

每分钟五次,会不会太快?

有些人觉得每分钟五次的呼吸的速率太快了,他们喜欢更慢的呼吸速率。会这么想的,多半是训练有素的跑者或游泳者,有些瑜伽行者也想把呼吸速率放慢到每分钟四次或三次,甚至两次。

慢一点,在深度静坐或其它练习是合适的。然而,若你要学习谐振式呼吸,保持每分钟五次,是练习的关键。它能培养出镇静而又不失警醒的心境,这是我们一般人生活、工作或玩乐时的理想状态。

呼吸速度过慢,会使副交感神经占上风,而无法维持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系统之间的最佳平衡。每分钟五次则有更好的镇静心情效果。

来源 | Pexels

来自:勇敢的芯2 《呼吸法呼吸法》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