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4-09-05 06:49 作者:admin 点击: 【 字体:大 中 小 】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摘要:城市社会学作为规划学科的核心课程,不仅和城市地理学、城市生态学、城市经济学等理论一样能够扩充研究视野和提供技术支撑,而且在我国城市社会转型和规划研究“社会转向”的历史情境下,需要肩负起城市规划认知“社会转型”的责任,在教学任务上需要明晰城市规划的伦理价值,解释与阐述社会—空间互动规律,提供社会研究经验与方法。由于城市社会学具有空间研究的传统,其学科研究对象与城乡规划学有一定的重合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可以根据后者的社会需求来组织,具体可从属性认知、发展认知和方法认知三方面入手。
关键词:城市社会学; 城市规划; 规划教育;
1、引言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相伴相生, 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带来了社会阶层日益分化与社会生活方式改变,城市中各种社会问题逐渐显现并日益复杂,并反映于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激烈变化。城市规划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以合理安排城市功能布局、公平分配城市的空间资源为己任,需要对这些现实状况做出积极响应,从物质空间建设层面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然而, 创建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城市规划更多地定位于技术工程领域,城市空间与社会发展的纽带存在断裂,城市规划的社会责任感先天不足[1]。与此相关联的是,在城市规划专业教育领域,大多数脱胎于传统建筑学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缺乏对社会空间问题的敏感性,寻求在社会领域的拓展与延伸势在必行。
城市社会学(urban sociology)是以城市的区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规律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现在很多规划院校都将其列为城市规划专业的必修课,利用社会学视角来审视和把握演变中的城市规划社会需求,并使之成为分析城市空间背后社会问题与社会运行规律的有效工具。但城市社会学作为基础理论学科,其研究重点多注重描述和解释,且在研究内容和范围上也过于宽泛;而城乡规划学是立足于实践的学科, 两者之间存在“理论—实践”之间的关联。因此如何能够针对自身需求,从城市社会学中提炼和总结出需要借鉴和学习的方面,用于指导规划研究和实践,需要规划教育工作者的梳理与归纳。
2、规划教育中的城市社会学的任务剖析
从课程设置上来讲,城市社会学目前在城市规划院校多安排在三年级和四年级,在这一阶段,学生们完成了规划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 开始进入专项规划设计和相关理论课程并行的规划业务提升阶段。城市社会学在此阶段实质上是扮演着起承转合的角色,既要完成对城市规划的全面认知,拓展规划研究的视野,又要培养一定的专项研究能力。
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内容过于稀松,研究对象和领域也非常宽泛,蔡禾(20xx)曾收集了17本中英文的《城市社会学》著作,从中总结出了城市社会学中21个相对独立的内容,且每本著作的内容构成差异极大,学者们在这门学科的内容上存在着极大分歧。对于城市规划而言,不是所有的城市社会学议题都能与城市规划相契合,其教学任务需要围绕着规划的实际需求展开,具体要对规划学科的认识实现三方面的支撑:明晰城市规划的伦理价值,解释与阐述社会—空间互动规律,提供社会研究经验与方法。
2.1明晰城市规划的伦理价值
由于城市规划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规划教育往往以培养规划设计能力作为导向,课程安排上形成了以设计课程为核心,相关理论课程为支撑的教学体系。因此,学生从一开始接触到基本技能训练和基础知识培训,再到专项规划设计及其相关原理的学习,很容易在对规划的理解上产生“唯空间论”,将城市规划简单理解为 “城市空间设计”。虽然相关规划原理课程会包含有部分社会方面的内容,但社会因素自身有 “软性”和“隐性”的特征,很难在规划设计中予以准确定位与表达,导致学生对城市规划本质的理解有偏差。特别是当前城市规划被定义为公共政策,这与他们平时对规划的认知差别巨大, 加之缺少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具体经验,学生很难将规划设计及其社会属性联系起来。
因此,城市社会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建立起规划实践与学科价值之间的认知桥梁,通过了解城市空间规划面临的社会问题,明晰城市规划实践为社会和人服务的最终目的,增强学生对规划本质的社会性认识,从而实现其对城市规划属性与价值认知的回归以及对规划学科理解的完整。
2.2解释与阐述社会—空间互动规律
社会空间辩证法认为“城市空间是社会过程和生产关系的产物,另一方面,空间又是一种物质力量,它影响、引导、限制活动的可能性以及人类在城市中的存在方式”。城市规划要解决社会问题或实现社会目标,进行成功的空间实践,必须了解“社会—空间”之间的规律。城市社会学的引入,为城市规划提供了了解社会的平台,拓展了社会学方面的视野与方法,从而建立了社会—空间之间的联系纽带。
事实上,弗里德曼曾指出城市规划专业实践的性质主要体现为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 即“从知识到行动”。可以理解为,规划的实践在安排和改造城市环境的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遵循或应用科学知识系统中的相关规律,才能有效地达成规划目标,这也就是通常讲的规划的 “科学性”。因此在规划教育中,城市社会学作为一般认识论及与规划实践相关的科学,其知识构成了规划的知识教育基础。它需要通过解释城市空间形成背后的社会机制与社会利益分配关系以及不同阶层所处的空间联系,来阐述社会— 空间之间的互动规律,为指导有效的城市空间利用与安排提供基本保障。
2.3提供社会研究经验与方法
从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来看,它具有社会工作性质,在很多工作和研究环节中都需要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延伸和应用,例如在城市规划编制实践中的资料收集、专题研究、基础分析方面,需要大量的社会调研、社会统计以及社会分析等方法的支撑。城市社会学作为独立发展的学科,经过了长时间探索、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基于社会研究的成熟且种类繁多的方法体系,其中有针对性的研究方法可以为规划编制和前期研究提供不可或缺的技术保障,产生事半功倍的效用。
3、城市规划中城市社会学教学内容框架
如前所言,在城市规划本身的知识构成中, 并不包括完整意义上的城市社会研究,而是需要围绕着自身工作属性和特征来选择。城市社会学的引介要紧扣城市规划行业,根据上述三方面的教学任务来安排,教学内容除学科基础知识外, 还应围绕着规划社会属性、规划实际境遇以及技术支撑而展开,将规划行业关心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规划组织编制与方法方面作为重点,从属性认知、发展认知、方法认知三个部分来完成城市社会学的教学(图1)。
3.1属性认知——与城市规划社会特质相结合
20xx版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将城市规划定义为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它不仅明晰了城市规划的任务是通过城市空间塑造来实现其社会理想,同时也规定了规划目标和规划过程的社会属性。因此,要实现对规划属性的全面认知,就必须理解若干社会概念或是社会机制,例如什么是社会? 什么是社会公平?什么是公共安全?什么是公共政策?社会与空间的互动关系是什么?等等。因此,笔者根据以上规划属性认知的需求,将城市社会学教学内容具体按照客体认知和过程认知两方面来组织,分别包括城市社会和社会空间的认识,以及对规划价值和规划形式的再认识。
3.1.1对城市社会和社会空间的认识
对城市社会客体的认识一直都是城市社会学的传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城市社会系统(社会结构)、城市社会关系(社会阶层分层与流动)以及城市生活方式三部分;而对于社会—空间的认识,课程讲授需要紧抓社会与空间之间的关系纽带,阐述两者之间的互动规律。笔者认为借助于传统经典城市社会学理论来加以说明尤为妥当, 因为城市社会学一直以来都以“空间”关注作为研究传统,它在研究社会现象时,往往将其置于空间的视野中,其中芝加哥学派的人类生态学理论在某些时候更被认为是推动城市社会学发展的开创性力量。因此,对城市社会学传统经典文献的梳理实质上可以理解为对社会空间研究发展过程的再认识,解析人类生态学派、马克思主义学派、韦伯学派、女性主义学派等学科研究成果能够让学生了解社会、人群、权力和空间之间的分配及其相互联系。
3.1.2对规划价值和规划形式的再认识
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并非单一的技术过程, 而是牵涉到多方利益的协调过程。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城市规划具有社会工作属性,而城市社会学在此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有助于了解规划自身的规划组织过程。
明确多元价值取向下的多元主体决策是了解规划社会工作的要义。帮助学生了解城市发展的动力主体是政府、居民和企业组织,在规划领域反映为政府、公众和开发商三者之间的博弈和制衡,各主体之间合作方式的差异,对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将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规划师是政府、居民和开发商之间的沟通者和协调者,社会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明确政府、开发商、公众在城市规划行为中的角色定位,从而揭示规划师在相应模式下的专业任务。
此外,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是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虽然在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中已包含有部分内容,但从城市社会学角度而言,城市社会学在社会工作组织上积累丰富,其中公众参与、社区行动、城市管治等典型手段和行动模式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尤为突出,有利于加强规划编制、监督规划运作、 改善规划实施成效,也是城市社会学向城市规划延伸的主要方面(表1)。
3.2发展认知——与规划外部环境相结合
从发展历程来看,现代城市规划一直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其中西方城市规划从开始就致力于通过物质空间生产和再分配来缓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公平性发展问题,具有社会改良和社会改革的传统[13];而创建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的城市规划则具有工具理性传统,是落实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手段;但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及其在城市空间配置中的作用愈来愈明显,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也逐渐被城市规划所关注。可见,在当前时空压缩的发展语境下,中国的规划发展不仅需要保留工具理性以促进快速健康的城市化,而且也要解决由市场机制失灵而产生的社会问题,所面临的外部发展环境非常复杂。城市社会学致力于城市社会发展和社会问题研究,对其特征与产生机制的剖析尤为深刻,将会有助于明晰规划的外部环境要求与亟待解决的历史性社会问题,从而保持规划发展的先进性和时效性。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制度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城市社会学讲解需要围绕我国特有的社会经济环境展开。
3.2.1城市发展与城市社会问题
众多城市社会学的教材中,学科研究内容体现为综合性和本土性,既包括包罗万象的“城市整体”,也包括些许具体的“社会问题”。其中前者将有助于规划学科认清城市社会本体,而后者将有助于了解城市规划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 事实上,城市社会学发轫于资本主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时期,一直回答和解释着城市发展和城市社会变迁问题,例如在西方城市社会学中, 城市化、城市政治与权力、城市种族、城市移民、边缘社会、女性问题是其核心问题。而我国规划学科中的城市社会问题选择需要适合我国当前的社会特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机制主导的快速城市化时期,社会阶层不断分化产生了各阶层对城市空间的占有和如何分配的历史性命题。因此,城市规划中的社会课题支持归纳起来应围绕城市良性发展与特殊群体需求两个方面展开。对于城市规划工作者而言,需要直接面对和思索的内容包括城市空间公平发展问题、贫困与贫困住区问题、社会阶层分化与社会空间分异问题、老龄化与老龄住区问题等。其中或有一些社会课题未能间接直接影响城市空间的形成,但与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并最终需要城市规划在空间层面予以支持,例如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
3.2.2城市社会规划类型的注解
城市社会学对社会课题的研究注重问题描述与政策分析,与城市空间层面衔接不够紧密,这就需要城市规划对其进行延伸,通过空间分布、 空间使用和空间占有等规划视角来分析城市人群、城市空间以及城市中人与空间的关系,揭示潜藏在城市社会和城市空间中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原则,以及城市空间形成背后的社会机制;使城市规划按照城市社会和居民生活的组织结构,安排城市空间资源,避免规划实践中出现布局不合理、资源浪费、结果与目标背离的现象。在此阶段可以辅以一些城市规划特定类型进行讲解,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认识,例如职住空间规划、保障性住房规划、城中村规划、旧城改造规划等城市规划对社会课题响应的形式(表2)。
3.3方法认知——与规划研究与实践相结合
如前所述,当下我国的城市规划发展需要满足社会经济双重转型时期的需求,城市规划的价值理念也由此发生了改变,并产生了新的规划类型和形式。这些都需要有新的工作和研究方法来支撑。借鉴城市社会学的相关方法,可以使规划研究视角从单纯的物质空间转变为对社会—空间的综合关注,从而为规划注入更强的社会理性。 由于城市社会学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体系,涵盖了方法论、具体手段和研究技术三个层次,内容多如牛毛,简单的陈述和生搬硬套难免使受众感觉枯燥乏味。而对于城市规划专业学生而言,教授社会学研究方法只有和未来的专业学习相结合才具有实效性。因此,在教学思路上应以应用为导向,从规划编制和研究中必要的实践环节入手来引导学习,具体可以从规划调研、规划分析和报告写作三个环节来组织课程教学,不仅能够为后期课程学习做铺垫,也能激发学生当下的学习兴趣。
3.3.1规划调研
资料收集是城市规划编制中不可或缺的首要环节,虽然在城市规划原理等学科核心课程中都有所涉及,但解析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目前所用的调查框架和方法仍停留在上个世纪[14]。近10年来,专指委举办的城乡社会综合实践调研报告课程作业评选颇受重视,对规划调查课程的学习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但其不足之处是往往局限于中微观尺度调查[15]。要实现规划调研的全面学习可以“补齐短板,应对发展”为切入点,宏观尺度强化城市宏观的社会调查,中微观尺度以社会综合实践调研为导向,同时辅以相关案例的讲解。
3.3.2社会空间分析
研究与分析工作是在资料采集的基础上展开的。对于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学而言,社会空间关系和规律的研究是不可回避的课题。事实上, 社会空间研究已经渗透到城市规划专题研究、基础分析等众多的工作环节,在方案构思、推演和结果深化方面发挥出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其重要性从近几年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的数量可见一斑。教学中可以抓住几种重点应用课题,分别解析具有代表意义的因子生态分析法、社会区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多类方法。
3.3.3报告写作
报告写作是对规划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加工的最后环节,但它并不能看做是对前期研究的简单罗列,特别是在当前规划实践中,规划的研究性越来越强,研究报告成为规划成果中必要而又独特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单独成文于专项规划, 撰写报告的过程俨然成为梳理规划思路和制定技术路线的关键环节。因此研究报告写作的学习不能拘泥于报告的完整性和通识性,而应该以具体的规划目标(苏轼的诗有哪些?苏轼被我们熟知的诗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和《题领巾绝句》等等。)和规划问题为导向。选题与后期规划设计课程中可能遇到的报告形式相结合,例如总体规划评价、产业专项规划、中外案例对比研究、社会问题的微观调查等形式,具体可要求学生按照拟定课题进行思考,要反映出其规划研究思路,作业要求列出研究提纲,并细化到三级目录和核心观点(表3)。
4、结语
城市社会学在大多数规划院校都是作为基础理论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近些年来, 在城市规划属性改变为公共政策,并对城市社会问题持续关注的现实情境下,城市社会学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无疑能够高度切合当前的学科发展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肩负着城市规划“社会转型”的责任。由于城市社会学和城市经济学、 城市地理学、城市生态学等并行课程不尽相同, 它不仅能够提供相关研究的支撑理论与方法,而且对社会、社会问题、社会工作的理解能够深刻影响规划属性、规划课题、规划组织的学习。 因此,按照规划认知和规划工作中的社会需求来组织教学是不错的选择,文中提到的属性认知、 发展认知和方法认知只是其中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教学组织主线,而城市社会学的教学目的是有效全面地契入到城市规划学科,满足当前学科发展的“社会性”需求。
认知视角下的城市社会学思想流派的论文标签:教育学时间:2020-08-03 【yjbys.com - 教育学】
摘要: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推进的现实背景下,重新审视和反思城市社会学的传统,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整合和传承,还能为实践研究提供参考意义。在此基础上,从认知性视角出发对城市社会学的思想传统进行再解读,依据其发展研究脉络,可以将它们大致划分为人类生态学主义、马克思主义、韦伯主义以及女性主义四大流派。这些深化认知过程中的流派类型化,依然可以看成是更具包容性的人类生态学范式和新城市社会学范式下的反思性知识延续。
关键词:认知视角; 城市社会学; 思想流派; 范式;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推进的现实背景下,如何形成有效的知识认知方式已成为当前国内城市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因此,重新审视和反思城市社会学的传统,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整合和传承,而且还能为实践性研究提供参考意义。基于知识延续的理论自觉,李强教授于2013年在《北京日报》上发表“城市社会学的七大流派”一文。文章指出,“探索城市社会学,有七个比较有影响的理论流派可以参考”,它们具体是指 :重视自然生态的传统生态学派、重视文化价值观的社会文化派、更突出生态要素的新正统生态派、强调城市与自然相平衡的城市规划思想、研究城市社会活动形式的理论、强调政治因素对城市空间和经济影响的政治经济学派、城市空间理论。虽然李强教授从城市社会学不同研究群体的各自研究领域做出的流派划分不乏相应的借鉴价值,但城市社会学的流派是否还有其它的划分依据或解读方式呢?在对城市社会学的大致流派类型化之前,笔者将预先对影响划分类型的观点、学说、理论、流派和范式等认知性概念和内涵进行澄清。
猜你喜欢
会计年终工作总结范文15篇
财务部岗位职责
初级中学学校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
关于村上春树作品《挪威的森林》精彩片段
设计师个人年终工作总结(精选19篇)
战争的作文(通用45篇)
关于幸福的名言名句(精选180句)
2020年端午节安康祝福语锦集32句
誓师大会发言稿(精选15篇)
公司年终工作总结范文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