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好文学 >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15篇)

发布时间:2025-02-13 07:19 作者:admin 点击: 【 字体: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1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1

我读过许多文章,但我觉得最让我值得学习的就是《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我深受启发。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记述了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这五个战士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自己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我们小学生因该以五位壮士热爱祖国和热爱人民的精神为动力,上课认真思考,多回答问题,不让老师费心。记得有一次我在家写作业,遇到了一点问题,我绞尽脑汁费劲全身的力气去想,但还是想不起来,我最后决定放弃了,当我正收拾书包的时候,我恰巧看见了《狼牙山五壮士》这幅图画,他们正用坚定的目光望着我,仿佛对我说:“小姑娘!不要气馁,努力克服困难,多思考一下,坚持就是胜利,相信自己,你一定会和我们一样胜利完成任务的。”在英雄们的.鼓舞下我终于完成了这些作业题。

从此以后,我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拿出《狼牙山五壮士》这幅图画,在他们的鼓舞下我总会胜利的!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2

自从听了老师铿锵有力地读了一遍《狼牙山五壮士》后,我感觉这五位战士有勇有谋,让我很是喜欢。

五位战士被逼上了绝路,是被日军逼的,他们边打边退。这种顽强的战斗精神,我很敬佩他们。他们子弹已经接近无了,可日军仍然像一只猎犬一样紧追不舍。

但是他们的班长马宝玉不服,就下令用石头“砸”。这种精神我只想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他们为国奋斗,才让我们有现在的安康。他们从敌人危机重重的枪口下,小心翼翼地爬上了山顶。

班长马宝玉看向大部队远去的方向,脸上露出了一丝丝微笑。这一笑给他们的大部队,几分几秒的时间。

他们在崖边喊出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他们的`大无畏精神,令人敬仰;他们的冷静沉着,令人敬佩;他们的英勇抗战,令人敬畏。狼牙山五壮士,我们的伟大战士,我们的伟大英雄!

和平时代,我们不需要流血牺牲,但我们要学习好本领,为社会出一份力。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3

通过认真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使我深感到中国人民坚强不屈,永垂不朽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1941年秋天,日寇集中兵力,向我国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七连负责在狼牙山这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七连准备向龙王庙转移。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负责群众、连队转移。他们是马宝玉、宋学义、葛振林、胡福才和胡德林。他们创造了一个惊人的奇迹—仅凭五个人的力量,打败了成百上千的日军,使群众、部队转移赢得了时间,最后,当他们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勇敢地跳下山崖。

他们的 英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不禁让我想树立在天安门的革命英雄纪念碑。在高大的纪念碑上,雕刻着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这就是毛主席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纪念碑上的英雄人物的浮雕,他们是为了解放中国而捐躯的英雄们的`缩影,我们永远怀念他们。

如今的中国,繁荣富强,这是先烈们为我们打下的江山,我们 要珍惜,同时他们的丰功伟绩也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祖国不会忘记你们,人民不会忘记你们。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4

狼牙山上,是什么声音如此豪迈;狼牙山上,是什么记忆让人不由得敬佩;狼牙山上,是什么信念让人坚定不屈。那就是——狼牙山五壮士们。同学们,你们读过《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吗?如果没有,那就让我给你们讲讲吧。在河北省易县西部的狼牙山上,挺立着五个八路军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为了掩护大部队和数万名群众转移,他们拖住了敌人,连续打退了敌人的好几次冲锋。最后,子弹打光了,他们用石头砸向敌人,打得敌人哭着喊着叫着滚下山去。五位英雄登上了棋盘陀,马宝玉郑重地对同志们说:“我们宁死也不当俘虏!”他的《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它真实而又不缺生动地描写了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移,勇猛歼敌,最后英勇牺牲的英雄故事。这篇文章赞扬了五壮士英勇顽强,为革命而不畏牺牲的高尚品质与英雄气概。读完这篇文章,我感触很深。

当读到班长马宝玉为了不让让敌军发现群众和部队主力,从而英勇牺牲的那一段时,我不禁为五位壮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的'态度而为之感动不已。在那种情况下,班长马宝玉完全可以很快追上连队。然而,为了整个连队的安全,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们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多么值得赞颂的行为啊!这是多么坚强的意志啊!

读完这篇文章,我体会到:五壮士以大局为重,宁可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也要为人民的利益着想。他们的精神让我们难忘,也让我们更加奋发图强!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学校里那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不就是用千千万万的革命烈士的鲜血所染红的吗?所以,我们新时代的少年只有勤奋学习,不怕困难,刻苦钻研才能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了才能报效祖国,做更多对人民有益的事!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14

今天,我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后,我有了深深的感受。

这篇文章主要记述了在1941年秋,七年六班的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把敌人引上狼牙山的顶峰,痛击敌人,最后子弹打光了,五壮士便英勇的跳下了悬崖。表现了五壮士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勇于牺牲的革命英雄精神。

读了这篇课文后,有几个自然段使我有了很深的感受和印象。第二自然段的`“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我从“指挥”、“命令”、“吼”、“抡”、“瞄准”这些动词体会到了五壮士他们虽然歼敌时动作不一,可我仍然感受到他们对敌人的无比仇恨是一样的。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像狼牙山五壮士这样的人。就比如警察。他们总在危险时刻挺身而出,舍己为人,只愿付出不要回报,维持着人们的安全。这不正是拥有了狼牙山五壮士舍己为人的精神吗?

这些战士们总是在危险时刻挺身而出,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让死亡的恐惧威胁着自己,他们是多么的勇敢啊!他们将永远是我心中的英雄!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15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我对五壮士充满了敬佩与惋惜。

五壮士的故事发生在1941年抗日战争时期。七连在坚持游击战争,而后准备转移,把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方向的任务交给了六班。六班的五位壮士在完成掩护任务后,为了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毅然决定把敌人一步步引上绝路。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痛击敌人。最后,为了不被俘虏而英勇跳崖,五人中有三人壮烈牺牲。

我发现,在课文中,班长马宝玉为了掩护连队,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坨走去。虽然对于整篇文章来说,它只不过是微乎其微的一个字,可谓是寸墨寸金。可是,对于马宝玉来说,包含了多少感情啊!他在作决定时,已明明知道这样下去只有一种结果,那就是牺牲。其实他们已经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但是为了部队和群众安全,五位壮士毅然决定牺牲自己,充分体现出了他们大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

我们可以想象,在弹尽粮绝而且后面有成百上千饿狼般敌人追击的情况下,抗击敌人是多么困难。一般人首先想到投降,而五位壮士在向顶峰攀登的过程中还能用石头与敌人对抗。这其中不仅有勇气,还有智慧。

当我读到“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不禁流下了眼泪。五位壮士为了不让敌人将自己俘虏,将枪砸碎后英勇跳崖牺牲。让我们永远铭记五位不屈的.灵魂吧——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德才。

1978年,宋学义因病逝世,长眠于沁阳市烈士陵园。20xx年3月21日,在即将迎来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葛振林病逝于湖南衡阳,至此,狼牙山五壮士中最后一位在世者也永远离开了人们。

五位壮士虽都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精神仍活在我们心中。他们那种大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将会被我们永远铭刻在心!让我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吧。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相关文章:

读《狼牙山五壮士》后感02-29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04-23

(经典)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09-20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08-30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02-20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01-31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11-26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实录12-18

《狼牙山五壮士》初中作文07-01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04-11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