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国学教案(精选16篇)
发布时间:2025-02-21 20:19 作者:admin 点击: 【 字体:大 中 小 】
幼儿园国学教案(精选1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国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国学教案 1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初步了解民族的特征以及生活习俗等。
2、培养学生的礼貌习惯和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向学生介绍我们的国家是中国,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的外貌特征——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也可请学生自己来回答外国人的体貌特征,以便区别。
中国中国人的内在特征——我们都有一颗中国心。中国心包括中国的文化、传统,各地的生活习俗。
举例说明:汉字是我们的文字;语言——中国话;礼貌方面——古代是鞠躬,现代是行礼和握手。(外国人则是亲吻、或是拥抱。)还有过春年、端午节、中秋节、以及清明节等等,都是不同于其它国家的地方……(教师自己举例)热爱自己的国家举例——当奥运会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会场上会升起一面五星红旗,问小朋友会怎么样?激动、高兴、鼓掌等。 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火药、印刷、指南针)。
现在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我们国家制造的产品畅销全世界。说明我们的.人民聪明有智慧。你做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让学生自己来举一些例子,参与到课堂的气氛中来。
教具:画一棵大树枝繁叶茂,下面有若干根系
讲解:
2)向学生讲解这棵大树,好比我们的中华民族,它生长了二千五百年,我们每个学生都是这棵大树上的一片叶子,大树生长的好,叶子就旺盛。如果大树的根部断了,请问学生这棵大树还会长吗?那我们作为叶子还会活吗?(擦掉根部一段)让学生直观的理解根和叶的关系。理解大树的含义、及根的重要性。
了解个体和群体的依赖关系。向学生讲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断了。
比如过去的孩子学习的《弟子规》现在却不学了。接着讲解《弟子规》是学生学习礼貌、学习做人方面的书。现在的国人礼貌欠缺。具体举例说明:不会打招呼、不行礼,随地吐痰、乱扔东西、大声喧哗、不能敬老协幼。比如坐公共汽车不能给老者让座等。
道德方面:自私自利、以我为核心,骄傲、懒惰、不讲诚信等等。那么怎么来挽救呢?就是要从小来学习《弟子规》。学习礼貌、学习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做一个勤劳勇敢、诚实守信的人。
3)内容学习古代的礼节——鞠躬、学习介绍自己——姓名、年龄、学校等学习鞠躬:这堂课我们要学习中国古代的一个礼节——鞠躬。为什么要学习鞠躬?因为表示尊敬他人、谦虚、诚恳等。
老师示范:双手放在裤线的两旁,低下头同时把腰轻轻的弯下去,正确的姿势看到自己的脚面。手臂自然下垂。有的表示诚意鞠躬到90度。
实践活动:请学生主动举手到前边来表演,或有老师点名。并且学会介绍自己:我的名字、年龄以及学校班级等等。学会礼貌用语:“请大家多多关照”。
“希望大家喜欢我”。“我想和大家做朋友”等。也可让学生自由发挥去想象。
要求:学生鞠躬要发自内心,诚肯去做
作业:向自己的家长讲解今天学习的内容。中国人、中国心,无论走到全世界的任何地方,我的中国心不会变。从今天以后我要学习传统文化,从《弟子规》开始。先学会向长者鞠躬。
注意事项
上课时身要坐端正。
讲话要先举手,经老师同意后方可讲话。
请学生到前边表演时要他自己提出要求,不要勉强。否则有的不愿意来的孩子会拒绝,会给别的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教学体会
刚开始学习鞠躬的时候。学生可能不习惯,胆小的不敢到前边来表演。说话也不大声,不连贯。个别的学生还会拒绝学习鞠躬。老师要讲究方法,正确引导,要耐心鼓励,天天训练。小朋友就会有很大的改变。
幼儿园国学教案 2一、活动目标
1.幼儿喜欢诵读本次活动节选的《三字经》内容。
2.通过本次国学启蒙教学活动之后,幼儿能够大致理解语句的含义和意思。
3.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能让幼儿明白保持善良的天性、养成良好的习惯等。
二、活动准备
1.《三字经》节选片段PPT
2.幼儿用书
3.国学卡片
4.教师自备教学用具及材料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利用儿歌歌曲倒入本次国学教育活动,出示教学PPT,进入引导环节。
(1)请小朋友们认真听歌曲,体会和感受歌曲的内容。
我们都是好孩子
小鸟自己飞,小猫自己跑,我们都是好孩子,不要妈妈抱。
小鸟自己飞,小猫自己跑,我们都是好孩子,不要妈妈抱。
(2)刚才的歌曲中小鸟是自己飞的还是妈妈抱着飞的呢?
(3)小猫是自己跑的还是妈妈抱着的呢?
(4)小朋友们情告诉老师,你们和妈妈一起出门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呢?
2.教师出示国学启蒙教育PPT,进入国学智慧屋,读一读经典《人之初》。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的额内容,自行描述画面的内容。
(2)画面上都有什么?小女孩和妈妈在做什么?小女孩有什么样的表情呢?
3.教师点击PPT,播放完整的《三字经》节选片段,幼儿安静欣赏。
《三字经》节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1)教师提问,引起幼儿的思考。你们觉得刚刚出生的宝宝是什么样的?
(2)刚刚出生的'宝宝他们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人的自然甜馨非常相近,但是在经过后天所接受到的而教育和环境的不同影响下,人与人之间的习性和性情都会相差甚远。
4.教师带领幼儿朗诵本次活动节选出的《三字经》内容,幼儿集体跟读。边读边纠正幼儿的发音,独立朗诵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提醒。
5.教师出示教学PPT,进入国学小故事环节。
(1)引导幼儿欣赏故事,并理解故事的内容。
(2)故事看完之后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来到看一看环节,看看画面中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3)这三幅图片中的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呢?他有什么好习惯?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四、活动延伸
(1)教师让幼儿自己收拾整理自己的书包,并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点评和鼓励。
(2)回到家之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朗诵本次活动的内容。
五、活动总结
幼儿们的天性都是善良的,保持善良的天性,要从养成良好的习惯开始。
幼儿园国学教案 3活动目标:
1、复习《弟子规》中学过内容,感受其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教育幼儿孝敬长辈。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一、故事引题
课件播放音乐,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听音乐跟读
二、复习学过的内容
《出则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1、教师和幼儿一起读。
2、男女小朋友分组诵读。
3、幼儿完整地诵读。
结束部分:
三、诵读表演
请朗读的好的幼儿上台表演。
幼儿园国学教案 4一、教学目标
1.学习国学经典故事《三字经》和《百家姓》。
2.了解中华文化的基础知识,提高幼儿的国学意识和爱国情感。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过程
1.引入环节
先和孩子们聊一聊“国学是什么?”、“你们学过什么国学?”等问题,引导幼儿进入主题。
2.学习环节
(1)《三字经》
1.先向幼儿简单介绍《三字经》的由来和作用,告诉孩子们这是一本教人做人的好书。
2.教孩子们快乐诵读《三字经》,注意抑扬顿挫,动情地朗诵出每个字。
3.通过多彩的故事情节,来帮助孩子们理解贤达卓识、忠诚孝顺、正直诚恳、识人不惑、学富五车、追求进步等内容。
4.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如配上动画视频展示、互动问答等,让孩子们对《三字经》的内容深入领会和理解。
(2)《百家姓》
1.向孩子们介绍百家姓的来由,帮助孩子们认识各种姓氏。
2.用口诀教会孩子们黄、陈、李、张、王、赵、钱、孙、周、吴等常见姓氏,并让孩子们重复默诵。
3.借助各种游戏形式,来帮助孩子们记牢各类姓氏及写法,如拼音连连看、姓氏接龙等。
4.通过分组互相模拟扮演,让孩子们领悟《百家姓》中所传达的历史感和家族之情。
3.实践环节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体验中华文化的内涵和魅力,简单的实践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
(1)绘制国学名句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国学常识,可以给孩子们一张白色大纸让孩子们用五彩缤纷的颜色大力抒写国学名句。
(2)制作折纸
国学文化是有严谨和典雅之美的,让孩子们从小学会折纸练习,感受国学文化的.细腻和美好。
4.总结环节
在教学结束后进行总结,让孩子们通过教学的方式全面了解中国的文学经典,激发孩子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探究兴趣,同时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阅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评价
教学变化不断,评价也是不可缺少的,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估,以及教学经验的反馈总结,这样才能制定更好的教学计划,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国学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流程表
时间 | 所需材料 | 教学内容
9:00-9:10 | 教材、教具 | 介绍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9:10-9:30 | 教材、教具 | 学习《三字经》
9:30-9:50 | 教材、教具 | 学习《百家姓》
9:50-10:00 | 折纸纸张、其他工具 | 实践环节——制作折纸
10:00-10:10 | 国学名句纸张、笔 | 实践环节——绘制国学名句
10:10-10:20 | 教材、教具 | 教学总结
五、教学方法及评估
1.教学方法
多样化教学方法:口诀、朗读、说唱;
多媒体教学方式:配上多媒体数据或音响设施等;
游戏化教学模式:设置姓氏接龙、姓氏连连看,玩动手制造,折纸等游戏项目;
实践操作模式:用折纸和国学名句练习环节来深入剖析和展现国学文化的精髓。
2.评估
口头测验:通过教学过程中的问答反复确认是否达到教育目标;
书面测验:通过测试孩子们对《三字经》和《百家姓》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其他综合性评价:对孩子们是否充分参与、学习成效、协作能力、语言表述等方面进行全面反馈和评估。
幼儿园国学教案 5教学目标:
1、勇敢地沟通有关名称的来源,清楚自个儿名称的与涵义。
2、通过解说、探讨,清楚百家姓的涵义。
3、体会我国姓氏的充实,启发孩子认知百家姓的兴致。
教学预备:
1、预先请孩子向爸爸妈妈们清楚自个儿的名称的写法、涵义与起名字的故事。
2、写着孩子名称的海报,贴于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展示写着孩子名称的海报道入
1、幼儿教师:你能找着自个儿的名称在哪儿吗?
2、孩子到海报上找到自个儿的名称。并学习用“这就是我的名称,我叫xxx”的句式表述。
3、幼儿教师:我们的名称都相同吗?
4、幼儿教师总结:我们人人均有一个名称,人人的名称均不一样,有些名称有2个字,有些名称有三个字,另外还有一些是四个字的。
二、找寻姓的奥秘
1、幼儿教师:名称内的.1、个字是啥?你们的姓是怎样来的?可不可以改姓哩?为何?
2、幼儿教师总结:孩子是大人的小孩,因此,有些小孩是跟父亲姓,有些小孩是跟母亲姓。
3、幼儿教师:你姓啥?你明白有哪一些姓吗?
4、孩子述说,幼儿教师记录。
三、加强认知自个儿的姓氏
1、幼儿教师:你的四周有没与你同姓的人?你明白哪一些人与你的姓一样吗?
2、幼儿教师:我们我国的地才能大啦,总共有十几亿人口,因此有很多姓,如此多的姓在古时候就编成了本书,我们便叫它《百家姓》。
3、幼儿教师展示《百家姓》的书,并读一读百家姓的内容,让孩子了解充实的姓氏。
四、探究名称的秘密
1、幼儿教师:我们孩子的姓是跟父亲或母亲的,不是任意起的,那你们的名称是怎样来的,有何小奥秘吗?
2、勉励孩子述说家里的亲人给自个儿起名字的过程或意义。
3、幼儿教师总结:原本我们大人不是任意给我们起名字的,我们孩子的名称是有一定意义的,表述了大人对我们的希望,与对我们幸福的祝福。
五、完结教学:《我为伙伴起名字》
幼儿教师:喜爱自个儿的名称吗?你除这一个名称,另外还有其它的名称吗?其它人会怎样叫你?你乐意为伙伴取一个既特别有美妙的名称吗?
相对于这一知识的接受,孩子还是较易的。对自个儿的姓的认知,及其涵义也较有兴致。一个个七嘴巴八舌的要说说。
在此一完结教学里,孩子能非常踊跃地讲出于己名称的好,发言比较热烈。
幼儿园国学教案 6活动目标
(1)学习古诗,理解古诗内容;
(2)认识新词汇:飒、载、蕊;
(3)感受大自然的自然美。
2.活动准备
(1)教学ppt,菊花照片;
(2)字词卡片:飒、载、蕊;
3.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菊花照片,认识菊花。
提问:“你知道这个漂亮的花是什么花吗?”
重点引导观察照片上的图片。
二、幼儿,请同学们先跟着录音来读,注意听清每一个字的读音以及句中的停顿。(播放录音)。
b、小组练读,读通读顺。
接下来我们小组合作练读,比一比,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合作要求:自由练读——组长领读——自愿领读——三人对读——小组齐读(小组自由练习读)。
效果检测:
(1)读句子:(读得真认真,现在老师考考你们,看能不能把课文中比较难读的句子读正确。)。
(2)读课文:(难读的句子读好了,读课文肯定就没有困难了,哪个小组来读给大家听?)。
c、指名小组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和读。)。
如果老师给课文变个模样,你们还有能力读好吗?古人写文章是竖着排列,而且没有标点符号,要靠读书人自己的理解来断句,难度很大哦!(出示没有标点课文)先自己练一练。
效果检测:指名三个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轻声和读。(看来用古人的方式读书对你们来说也没有困难)。
d、配乐朗读,读出韵味。
如果配上音乐,我们就更能读出文言文的感觉和韵味。老师范读、练读、指名读。(有节奏有韵味,读古文就是这种味道)。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幼儿园国学教案 13教学目标 :
1、给孩子们扎下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使孩子们能够植根传统,把国学教育发扬光大,使孩子学习经典化、生活经典化、人生经典化。
2、让学生了解《笠翁对韵》的原文及大致文意。
3、熟练朗诵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内涵,学写对仗春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课件出示了有水有轩的地方,老师讲解那个地方叫江心洲,后来叫鹦鹉洲,因为这个故事离我们很远了,都藏在地下了,课件跳动变为“地下文章鹦鹉洲”,同样方法,揭示了“空中事业麒麟阁”。
2、当孩子们理解这两句韵语时,接着继续讲解典故陈后主,隋炀帝,一个喜好音乐,一个喜好游玩,都不是好的君王。出示:“陈唱临春乐yue,隋歌清夜游。”老师出示以上四句后,让学生朗读,让学生猜猜他们各喜欢什么。
3、指出这些语句来自李渔《笠翁对韵》。引入今天的课题。
二、激发兴趣,品读韵诗
1、自读整篇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正音
3、出示整首韵诗,“鱼对鸟,鹡ji对鸠jiu。翠馆对红楼。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虎类狗,蚁如牛。列辟pi对诸侯。陈唱临春乐,隋歌清夜游。空中事业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齐读,感觉节奏感。
4、老师出示课件,有关鹡和鸠,翠馆和红楼的图案,让学生理解鹡和鸠都是鸟类,翠馆和红楼是建筑物,鱼对鸟,鱼和鸟都是动物,接着朗读,诵读。
5、这里压的是什么韵?学生——ou韵.老师继续问这首韵诗,哪个字最多——对。那么一个字对的有:鱼对鸟,鹡对鸠;两个字对的有:翠馆对红楼,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列辟对诸侯。五个字对的有:陈唱临春乐,隋歌清夜游。七个字对的有:空中事业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十一个字对的
有: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
6、继续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背诵。
7、“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七贤,老师解释了七个爱写文章的人,三友,用课件让学生自己练说。“虎类狗,蚁如牛。”好多同学按今天的眼光来分析,最后,由老师说出其中的典故。
8、在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后,从听觉的角度来引出“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播放马儿快跑的'声音,学习“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用悠扬婉转的短笛声让学生学习“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
9、韵诗不但有韵律美,还有节奏美,让我们拍着手,再来读一读。
10、我们一起背这首韵诗,老师出示填空题,鱼对,鹡对,翠馆对。
七贤对,爱日对。
虎类蚁如,列辟对。
陈唱临春。隋歌清夜。
空中事业,地下文章。
三、拓展练习
1、出示课件,让学生组成对子
2、找对子
海内存知己— 路遥知马力—— 明月松间照— 生当作人杰— 白日依山尽—— 远看山有色—
四、总结
中华民族的文化渊远流长,除了《笠翁对韵》,还有《三字经》等等,都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能进一步领略带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幼儿园国学教案 14活动目标
(1)学习古诗,理解古诗内容;
(2)认识新词汇:飒、载、蕊;
(3)感受大自然的自然美。
2.活动准备
(1)教学ppt,菊花照片;
(2)字词卡片:飒、载、蕊;
3.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菊花照片,认识菊花。
提问:“你知道这个漂亮的花是什么花吗?”
重点引导观察照片上的图片。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
播放古诗《题菊花》视频,学习古诗。
提问:“古诗的名字叫做什么?你听到了古诗说了什么?”
重点指导幼儿能说出古诗的大概诗句。
三、分享经验
出示字卡、PPT,理解古诗内容和新字词。
提问:“谁能告诉老师,这个字宝宝叫做什么?刚刚有没有出现在古诗《题 菊花》里面?”“你能说说它的意思吗?”
重点引导幼儿理解古诗诗句内容的大概意思。
四、幼儿再次操作
再次播放古诗《题菊花》视频,学会读古诗。
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写这首古诗吗?诗人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重点引导幼儿体会诗人不公正“天道”的'大胆否定和对理想中的美好世界的热(2寸照片是多少厘米,照片尺寸计算方法:两寸的照片,长宽分别为:3.5CM*5.3CM 照片的像素为626*413.照片的尺寸通常是以英寸作为单位,1英寸≈2.54厘米 。几寸照片是指照片长的一边为几寸。例如:5寸照片的长为2.54x5=12.7cm;12寸照片的长为2.54x12=30.5cm。)烈憧憬。
五、活动延伸
将古诗打印出来投放在语言区内以便幼儿进区活动时自由操作,或餐前诵读古诗。
幼儿园国学教案 15活动目标
1、理解“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含义,并能初步诵读。
2、能用“哎”及时回答他人的呼唤,知道大人吩咐的事情不偷懒。
3、在生活中,飞外尊重父母和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1、提前请隔壁班级能力强的一位幼儿及家长拍摄相关录象。两人的照片一张。
2、文字图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
3、每个幼儿的身上贴好名字。(便于老师叫出小朋友的名字)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起兴趣。孩子们今天薛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一个新朋友。听音乐进场。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叫想想。她在干什么?搭积木玩得可开心啦。这时候,谁在喊她?
(二)出示视频1,理解语句“父母呼,应勿缓。”的意思,并会用“哎”答应别人。
1、视频1。
2、师幼讨论。
教师:咦,想想答应妈妈了吗?为什么?如果你是想想,妈妈喊你,你会怎么答应。
3、游戏:我喊你答。
教师:我现在做妈妈,你们都是我的孩子,喊你名字的时候要赶快答应?
教师小结:集体喊、过度到个别喊。(真是有礼貌的孩子,你回答的真快啊等等)教师:我们都知道爸爸妈妈喊我们名字的时候要赶快回答“哎”,想想听到了吗?
呀想想也答应得很快,我们一起表扬一下。你们也很能干,真是妈妈的好孩子。
4、练习诵读“父母呼,应勿缓。”教师: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小孩子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课件1,放慢速度)教师:你们听到了什么?请个别幼儿回答。幼儿回答出一句,及时提炼句子,还有谁来会所说听到了什么?(并出示字卡)分角色诵读“父母呼,应勿缓”。男孩子们(唉)你来读一读。女孩子们,你们也来读一读。
(三)播放视频2,理解语句“父母命,行勿懒。”师:爸爸妈妈喊我们名字的时候要马上答应,那爸爸妈妈让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该怎么做呢。
我们先来看看想想是怎么做的。
1、视频2。
2、师幼讨论。
教师:妈妈喊想想干什么?她是怎么做的?妈妈喊了想想做事情的时候,马上去做,不偷懒。想想做得真不错,我们表扬一下她吧。你在家里爸爸妈妈喊你做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做的?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吧?幼儿讨论教师:你在家里爸爸妈妈喊你做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做的?谁来说一说。
情景表演:幼儿:妈妈喊我洗手,我马上就去洗手。你知道了妈妈喊你做事情的时候马上去做,不偷懒。那我们试一试。**孩子,到妈妈这里来,要吃饭了,把手洗洗干净吧。(要下命令式,让孩子去做事情)
3、诵读句子教师小结:孩子们都明白了爸爸妈妈让我们做的事情,都知道马上去做,不偷懒。弟子规中有一句好听的话也是说得这件事情。我们一起听一听。(播放课件2放慢速度)教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出示相应字卡)一起读一读。分角色读
4、幼儿体验。
教师:爸爸妈妈喊你做事情的时候你能马上去做不偷懒,那老师喊你们做事情,你们愿意吗?孩子们(哎)请你们把这句好听的.话告诉客人老师吧。(播放课件2)(四)诵读,进一步巩固认识。
教师:刚才我们学了弟子规里两句好听的话?我们一起来跟着电脑里的老师读一读吧?(一起诵读)让我们再跟着电脑里的老师读一读,好吗?
教师:刚才跟着电脑里的老师读了读,那现在我们自己来读一读吧。(完整欣赏,轻声跟读)分角色诵读:男孩子们,你们读下好吗?女孩子们,你们再读一次听听好吗?孩子们,立正,我们一起读给客人老师听一听,好吗?
教师总结:今天好开心,孩子们都会读弟子规中的两句话,明白了话的意思。让我们一起去告诉别的班级的小伙伴吧?和客人老师说再见吧。(播放音乐,幼儿拍手诵读离开)
幼儿园国学教案 16教学目的
1、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2、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你们平时都读了哪些课外书呢?(学生自由讲)
1、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
在你读过的课外书当中,你最喜欢哪一本?能说说喜欢的`原因吗?
(1)同桌交流。
(2)班级内交流。(相机进行评价)
2、总结: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3、揭示揭题: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孩子讲谦让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学文晓理:
(一)、自读
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二)、学文释义
1、讲(东汉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然后提问:(出示图片)
(1)图中谁是孔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
(3)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选一个最小的?
(4)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了什么?
(5)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课件展示插图)爸爸看到孔融这样做,心里会怎样想?他会怎样夸奖孔融?
(6)谁能学学爸爸的语气夸夸孔融?
(7)孔融受到爸爸的表扬,心里会怎样想?
(8)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呢?
2、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飞外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他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所以,千百年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孔融也成为了小朋友学习的好榜样。
3、那么,我们应该向孔融学习什么呢?
4、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5、老师解释语译部分。
6、指导学生朗读经文,背诵经文
7、故事情景再现:学生表演。
三、扩展活动:
学习儿歌《谦让歌》
《谦让歌》好儿童,要谦让,好处、方便,我不抢,要学孔融把梨让,不抢先,能让人,先别人,后自己,人人夸我“你真棒”!
【幼儿园国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国学诵读教案(精选6篇)01-09
幼儿园国学《清明》教案(精选15篇)04-06
小班教案国学春晓教案04-25
小班教案国学春晓教案04-25
国学幼儿园毕业寄语08-26
幼儿园国学听课总结09-23
中班国学教案:弟子规教案01-24
国学课《咏柳》的教案(精选18篇)12-27
试论国学和新国学0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