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秀教案 >

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的教案设计(通用9篇)

发布时间:2025-02-23 11:15 作者:admin 点击: 【 字体:

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的教案设计(通用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的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的教案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了解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 的;

2、能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3、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难点

重点:正、负数的概念,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理解负数的概念和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时间 复备标注

一、导入新课

我先向同学们做个自我介绍,我姓 ,大家可 以叫我 老师,身高 米,体重 千克,今年 岁,教 龄是年龄的 ,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

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一些数,它们是些什么数呢?

[投影1~3:图1.1-1]人们由记数、排序,产生了数1,2,3……等整数;为了表示“没有”、“空位”引进了数0;测量和分配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此产生了分数和小数. 所以,数产生于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的 需要.

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二、新授

1、自学章前图、,回答下列问题

数-3,3,2,-2,0,1.8%, -2.7%,这些数中 ,哪 些数与以前学习的数不同?

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

归纳小结:像3、2、2.7%这样大于零的数叫做正数,像-3、-2、-2.7%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例如,+2、+0.5、+ 1/3,…,就是2、0.5、1/3,….

这样,一个数就由两部分组成,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后面的部分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如数-3.2的符号是“一”号,绝对值是3.2,数5的符号是“+”号,绝对值是5.

2、自学,回答下列问题

大于零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那么 0是什么数呢?

0有什么意义?

归纳小结: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0的意义已不仅仅是表示“没有”,它还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

3、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自学课本3—4页

有哪些相反意义的量?

请举出你所知道的相反意义的量?

“相反意义的量”有什么特征?

归纳小结:一是意义相反,二是有数量,而且是同类量.

完成3页练习

4、例题

自学例题,完成 归纳。寻找问题。

完成4页练习

三、课堂达标练习

课本练习1、2、3、4、7、8.

四、课堂小结

1、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的数有哪几种?

2、什么是正数、负数?零仅仅表示“没有”吗?

3、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后来正数和负数在许多方面被广泛地应用. 明确目标

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的教案设计 篇2

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进一步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熟练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毛

2、数学思考: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

3、情感态度:师生合作,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

重点:进一步理解正、负数及零表示的量的意义。

难点:理解负数及零表示的量的意义。

课前准备

卷尺或皮尺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1、复习正、负数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为进一步学习做好知识准备。

活动2、活动安排 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加深对负数的理解。

活动3、举例说明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4、巩固练习 掌握正数和负数。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1

1、 给出一组数,请学生说说哪些是正数、负数。

2、 学生举例说明正、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师生行为及设计意图

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让一组同学任意给出一组数,另一组同学找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正整数?负分数?复习正、负数的定义。

活动2

1、各组派一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按老师的指令表演,看哪一组获胜。

2、分小组完成,用卷尺或皮尺量桌子的高度、桌面的长度和宽度,并将它们表示出来。(超出1米的部分用正数表示,不足1米的部分用负数表示。)

师生行为

1、老师说出指令:向前1步,向后3步,向前-2步,向后-2步。学生按老师的.指令表演。

2、各小组派一名同学汇报完成的情况。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活动3

问题展示

1、 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千克,小华体重减少1千克,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的增长值。

2、 2001年 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 , 德国增长1.3%,

法国减少2.4% , 英国减少3.5%,

意大利增长0.2 %, 中国增长7.5%,

师生行为及设计意图

在学生已初步掌握新知识的前提下,由问题1 、2提高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4

1、 P6 练习

2、 总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3、 作业 P7习题1 .1 4、7、8

师生行为及设计意图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完成练习。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里的练习可以分散进行。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回忆、交流。教师和学生一起补充完善。教师要努力使学生自己回忆、总结、梳理所学的知识,将所学的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紧密联结,完善认知结构。

学生课后巩固、提高、发展。

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的教案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 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 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 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知识重点 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 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

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仅供参考。

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XX,身高1.73米,体重58.5千克,今年40岁。我们的班级是七(13)班,有6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2个,占全班总人数的37%…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

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

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 先回顾小学里学过的数的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学了整数和分数,然后,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共有相反意义的量,说明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需要引入负数,这样做强调了数学的严密性,但对于学生来说,更多地感到了数学的枯燥乏味为了既复习小学里学过的数,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以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这个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都应予以重视。

以上的情境和实例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为正确建立相反意义的量奠定基础。

分析问题

探究新知 问题3:前面带有“一”号的新数我们应怎样命名它呢?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怎样的量呢?

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求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书自学,然后师生交流。

这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数和负数的表示。

强调: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人与支出;二是它们都是数量,而且是同类的量。 这些问题是这节课的主要知识,教师要清楚地向学生说明,并且要注意语言的准确与规范,要舍得花时间让学充分发表想法。

举一反三思维拓展 经过上面的讨论交流,学生对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对怎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举出实际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以加深对正数和负数概念的理解,并开拓思维。

问题4:请同学们举出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例子。

问题5:你是怎样理解“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的呢?请举例说明。

能否举出例子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体现,也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引负数的必要性

课堂练习 教科书练习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围绕下面两点,以师生共同交流的方式进行:

1, 0由于实际问题中存在着相反意义的量,所以要引人负数,这样数的范围就扩大了;

2,正数就是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或在其前面加“+”),负数就是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

本课作业 教科书习题1.1 例题)

先引导学生分析,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20xx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

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

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2009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解:(1)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2kg,小华体重增长—1kg,小强体重增长0kg.

(2)六个国家2009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美国—6.4%,德国1.3%,

法国—2.4%,英国—3.5%,

意大利0.2%,中国7.5%.

三.巩固练习

从0表示一个也没有,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

在学生的.讨论中简单介绍分类的数学思想先不要给出有理数的概念.

在例题中,让学生通过阅读题中的含义,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决定哪个用正数表示,哪个用负数表示.

通过问题(2)提醒学生审题时要注意要求,题中求的是增长率,不是增长值.

四.阅读思考1页

(教科书)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问题:1.直径为30.032mm和直径为29.97的零件是否合格?

2.你知道还有那些事件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允许误差吗?请举例.

五.小结

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六.应用与拓展

1.必做题:

教科书5页习题4.5.:6.7.8题

2.选做题

1).甲冷库的温度是—12°C,乙冷库的温度比甲冷酷低5°C,则乙冷库的温度是.

2.)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9±0.05(单位:mm),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9mm,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多少?最小不小于标准尺寸多少?

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的教案设计 篇8

1.1 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产生是生活、生产的需要;

2、掌握正、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3、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

4、熟练地运用正、负数描述现实世界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5、进一步体验正负数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概念,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和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重点,正确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是难点。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重点,正、负数概念的综合运用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负数的引入

我们知道,数产生于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投影1~3:图1.1-1]人们由记数、排序,产生了数1,2,3??;为了表示“没有”、“空位”引进了数0;测量和分配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此产生了分数和小数。

在生活、生产、科研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与数的运算的问题。

[投影]1.北京冬季里某天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2.有三个队参加的`足球比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三个队的净胜球分别是2,-2,0,如何确定排名顺序?

3.2006年我国产量比上年增长1.8%,油菜籽产量比上年增长-2.7%,这里的增长-2.7%代表什么意思?

上面三个问题中,哪些数的形式与以前学习的数有区别?

数-3、-2、-2.7%与以前学习的数有区别。-3表示零下3摄氏度,-2是由2-4得到的,表示净输2个球,-2.7%表示减少2.7%,而3表示零上3摄氏度,2表示净赢2个球,2.7%表示增长2.7%。

像3、2、2.7%这样大于零的数叫做正数;像-3、-2、-2.7%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例如,+3、+2、+0.5、+1/3,?就是3、2、0.5、1/3,?。

这样,一个数由两部分组成,数前面的“+” “-”号叫做它的(鼓浪屿在哪里个城市?鼓浪屿位于厦门,因岛上的鼓浪石而得名,与厦门大学隔海相望。鼓浪屿代表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鼓浪石等等。)符号,后面的部分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请你指出数-3.2,5,-2/3的符号和绝对值。

二、对数“0”的重新认识

大于零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那么0是什么数呢? 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我们知道,0表示没有,它仅仅表示没有吗?实际上它还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如今天气温是零度,是指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

0的意义已不仅仅是表示“没有”,它还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

三、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正数和负数在许多方面被广泛应用。在地形图上表示某地高度时,需要以海平面为基准,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高度。例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米。又如记录账目时,通常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负数表示支出款额。

请大家看课本的内容。

师:你还能举出一些正、负数的例子吗?

3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读题后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明确:海平面以上用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下用负数表示。

4试一试

完成试一试的相关题目。

三巩固拓展

1完成练习一a组的1-7题。

第4题要重点订正。

2完成练习一b组的第1、2、3题。

四小结

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的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的教案设计优秀09-13

数学教案:正数和负数01-21

《正数和负数》教案02-04

正数和负数教案11-09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04-02

教学反思:正数和负数11-05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精选17篇)10-05

2.1正数和负数 课时1教案04-25

正数和负数(2)教案(精选10篇)02-14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